[Podcast][41]想在台灣的長距離賽事中進步,訓練計畫要怎麼分階段安排呢?

概要

大家好,歡迎來到台北單車GO的podcast,在台灣舉辦的自行車活動,如果是比較有象徵性的,大部分都是會超過四個小時才能完成,算是偏向比較長時間才能完成,舉例來說:環大台北100k、美麗達彰化100k、武嶺、塔塔加…等等,在參加這些活動並享受過程的同時,朋友們當然也希望能夠讓自己以比較快的速度能夠騎完全程,假設去年參加環大台北100k活動花費了5個小時才成,今年也許就會希望能夠四個小時半能夠騎完,人總是希望自己能夠不斷的進步,如果想要進步,就得花點時間練車,一般來說,朋友們大概就是盡可能的在週末進行長距離的練習,也許剛開始從騎完50公里開始練習,逐漸增加到70公里、100公里…等等。隨著練習距離的慢慢增加,身體習慣之後,騎行過程中所需要的休息時間也就縮短了,除此之外騎行的平均速度也會更穩定,比較不會因為距離逐漸拉長、後半段的速度就變慢,因為身體習慣了,以上就是一般情況下,週末多練習長距離所能獲得的好處,不過,如果有更系統化的方式安排訓練計畫,能夠更加確實的提升騎行的平均速度,我想沒有一位自行車騎士會拒絕讓自己騎的更快的練習方式吧?哈…關於自行車訓練聖經這本書籍,我想應該騎車有一定經驗的的朋友應該都知道,這本書的作者喬佛瑞同時也著作了其他的自行車相關的書籍,分別叫做Ride Inside以及Fast After 50,在這兩本書裡面都有跟讀者們介紹如何將計畫恰當的訓練課程以征服需要花費長時間的活動賽事,這集podcast就是要來跟朋友們分享如何安排訓練計畫以征服長時間,長距離的賽事,您想要成績更進步嗎,那麼就來聽看看這集的podcast吧!

Podcast收聽網址:


以下正式開始補充本集podcast要點:(要點的詳細解釋以及實際例子,還請麻煩聽我們podcast喔,謝謝)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