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歡迎來到台北單車GO的podcast,這是我們的Q&A系列的podcast,主要是用於回答朋友們在訓練上的問題,如果有其他問題的朋友也可以透過下方敘述欄的Q&A的發問表單,將您的問題提送到表單裡面,小弟將於之後的podcast為您解答,以下就正式開始吧!
Podcast收聽網址:
以下正式開始補充本集podcast要點:(要點的詳細解釋以及實際例子,還請麻煩聽我們podcast喔,謝謝)
跑步搭配騎行的方式,是在基礎期打基礎很常見的作法喔,通常是在剛開始準備比賽的時候,或者稱為基礎期早期,會同時進行跑步、騎車、以及重量訓練,這時候騎車的份量大概是您往常練習的大概一半,跑步的份量也大概是平常習慣的份量的一半,重量訓練在這個時候則是會盡可能的努力邁向最大肌力訓練期。
剛才提到的作法持續進行4~8週之後,就可以進入基礎期晚期,此時需將跑步的訓練移除,並專心在騎車的部分,所以這時候騎車的訓練量就會增加,同一時間,每週的重訓次數減少為一次。同樣在基礎期晚期,可以每週進行1~2次的子閾值訓練。
基礎期晚期同樣進行4~8週之後,就可以進入進展期,這時候就會加入高強度的閾值訓練以及最大攝氧量訓練,建議一週進行一次閾值訓練、以及一次最大攝氧量訓練。
在沒有比賽、純粹練FTP為目標的情況下,進展期之後就可再度考慮回到基礎期早期,不斷重複這個循環即可。
可以從5次六分鐘的閾值interval開始,強度落在91~105%的FTP,每個interval之間休息1.5分鐘,休息時間的長度就是閾值interval長度的四分之一,所以六分鐘的四分之一就是1.5分鐘的休息囉,等到此課程能順利完成之後,閾值interval的長度改成八分鐘,然後依樣畫葫蘆將八分鐘的版本就對了,照這樣不斷進展,直到最後可以完成12分鐘版本的閾值訓練,這樣子就順利完成閾值訓練的進展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