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歡迎來到台北單車GO的podcast,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喜好,有人喜歡喝黑咖啡、有人喜歡喝拿鐵,青菜蘿蔔各有所好!同樣的,自行車騎士也有不同的喜歡騎的路線或是不同的訓練方式,如果偏好一直練自己喜愛的路線,也許可以在這個路線慢慢的創造出最佳記錄,如果定時會切換不同的路線,在每個路線能練出的成績大概都能在水準以上,但可能比較不能創造最佳記錄,然而自行車訓練科學方面,其實跟朋友們選擇路線是有相當的類似性的,極化訓練法、英文稱做Polarized Training,有點像是定時會換路線進行練習,閾值訓練法,英文Threshold Training,有點像是專門練自己喜歡的路線,這兩種練習方式都很不錯,也都有各自的支持者,重點來了,到底哪一種比較好呢?今天就要來跟朋友們分享CTS教練團隊的專業知識,聽過我們之前幾集的podcast的朋友可能對於他們團對很熟悉了,但是小弟還是概要的介紹一下CTS教練團隊訓練出了許多的世界級的運動員,團隊裡面有職業自行車教練、營養學家、各式各樣的運動方面的專家,小弟在這邊將會將這些資訊的精華濃縮之後,在這集裡面跟朋友們分享,那我們就開始吧!
Podcast收聽網址:
以下正式開始補充本集podcast要點:(要點的詳細解釋以及實際例子,還請麻煩聽我們podcast喔,謝謝)
比較類似極化訓練法,會練到的能力比較屬於「偏低強度的基礎耐力Zone2」或是「偏高強度的閾值Zone2/最大攝氧量Zone5」。
比較類似閾值訓練法,會練到的能力比較屬於「中高強度的Tempo Zone3/閾值Zone4」。
不建議以好壞的方式來評斷這兩種訓練方式,建議將這兩種訓練法按照不同的時期,
安排在一年的不同時間,來獲得最好的訓練效果。舉例來說:先照常見的Zone2訓練
將基礎耐力練好,接著利用「閾值訓練法」將相關的課程安排入每個禮拜之中,
然後邁入下個訓練階段時,改成利用「極化訓練法」將相關的課程安排入每個禮拜之中,
如此一來可獲得最好的訓練效果。
ps. podcast裡面有更詳細的實際例子解說,朋友們若有時間,歡迎參考上面的收聽網址去聽聽看唷~
此問題的答案類似上一題,收聽podcast(若是youtube版本的,還有投影片解說喔) 就有比較詳細的實際舉例說明,就有更大的機會可以突破卡關已久的FTP唷。
ps. 如果希望訓練在自己的生活當中能夠簡單、單純一點,每天照表操課就好 ,不用去花心思設計這麼多階段的訓練計畫,也可以參考 我們的教練服務 喔。